“暖冬行動”不是單純為貧困地區捐贈過冬物資和善款,還包括捐建學校。
“扶貧先扶智”,讓貧困戶吃得飽、穿得暖,只是一時之舉,但更長遠的是改善教育條件,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。于是自2014年起,新希望六和在四川先后捐建了雅安八步鄉小學、巴中牟家壩小學和昭覺縣灑拉地坡幼兒園3所學校。
2016年4月的一天,張義全5歲的女兒開口問他要兒童節禮物。這時出現在他腦海的不只是自己的女兒,還有雅安八步鄉小學和巴中牟家壩小學的孩子們。
于是他再次向董事長提議,能否給這些孩子們做點什么,比如實現每個人的一個六一心愿。
恰好也是這一年,劉暢成為了一名母親。來自內心深處對孩子的愛,讓她更加關注貧困山區的孩子們。于是,第一季希愿活動開啟了。
“六一希愿”公益活動,通過收集公司扶貧產業項目周邊的一些邊遠山區、民族地區小朋友的心愿,再號召公司員工一對一認領,有的心愿是一個新書包、一套新校服,有的是一個足球、一套羽毛球拍,雖然給每個孩子實現心愿的花費并不多,但這是完全一對一的情感關注與無償贈予。
第一年讓張義全印象深刻的,是牟家壩小學一個小學生的心愿——一臺洗衣機?!爱敃r沒想到一個孩子能要這么大的物件做禮物。得知他父母在外打工,很晚回家,老人年紀大了又不能干活,我們最后還是給他完成了心愿,在巴中市買了一臺洗衣機送到他家里?!?br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/>

(收到禮物后孩子開心的笑)
一個讓他更為記憶猶新的禮物,是2018年一個涼山孩子的心愿——一個碗,一個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餐具。
2018年,第三季希愿計劃走進涼山州。發完禮物,當地書記招待大家吃午飯,他專門殺了一頭乳豬,這已是招待貴賓的禮遇。
彝族飲食文化吃飯不用桌椅,也不用碗筷,而是用馬勺子。吃飯時大家席地而坐,一盆坨坨肉,一盆土豆,一盆米飯,一盆湯放在中間,每個人用馬勺依次用餐。
蹲著吃完午飯,返程路上的張義全突然明白了,為什么有孩子想要“一個碗”!這讓他心里酸酸的——或許我們要花一代人、兩代人的努力,才能真正實現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愿望?!拔覀兿胱龈嗟氖虑?,幫助更多的孩子”。